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价格突涨,上海菜比肉贵

2009-04-24

    一棵菜为何这么贵?近些时日,上海市菜价上涨,许多消费者反映:有些菜甚至比肉还贵。

  据供应本市70%蔬菜的上海江桥批发市场的顾问张根兴透露,本月上半月蔬菜平均价是去年同期的123.7%。在他个人记忆中,这是从业30年来所见的最大涨幅;而就江桥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而言,也是市场近5年来的最高价及最高涨幅。

  追索菜价———记者追根溯源,从一棵菜的生产者、流通者一直走访到消费者,以全程了解蔬菜价格上涨的各种原因。一棵菜虽小,却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头发花白的张根兴,自1976年进蔬菜公司当联络员,之后又在批发市场管理蔬菜业务,至今已与菜打了33年的交道。这位上海蔬菜业内的“老法师”,对近期的菜价关注频频。

  “去年4月的上半月,江桥批发市场的蔬菜平均价(每100公斤的价格)为193.6元,而今年同期是239.5元,达到去年的123.7%。再看近5年来的数据:2004年整个4月,蔬菜平均价为168.03元;2005年同期是169.88元;2006年,185.53元;2007年,172.53元;2008年是192.3元。”张根兴有写业务日记的习惯,一年一本,记了15本,以上数据都一一记录在今年这本日记上。2004年等数据,正是他为了与今年对比,特意抄来写在一旁的。他说:“一对比就很清楚,今年最近这段时间的蔬菜价格,确实涨得有点一时摸不着头脑。”

  记者来到江桥批发市场。16日下午3点,从山东省苍山县运菜来的大白菜批发商高思良,已卖出8吨菜。当天,他的批发价为每公斤1.8元,整个市场的大白菜成交批发价在1.2元至1.9元之间。而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市场的大白菜成交批发价在0.4元至0.7元之间。

  “老板,今天大白菜能不能便宜点?”听到这话,坐在磅秤边的高思良抬头看了来人一眼。

  “一分不能少,这个价到哪儿拿这么好的菜?”说这话时,高思良的语气听来漫不经心,说完就又埋下了头。

  “好吧,来两袋。”菜贩没有再讲价,掏出钱,把菜装上三轮车就走了。记者追上几步,问他买回去后是否卖得动。他答,回去一公斤卖两三块钱,还行。

  据张根兴介绍,大白菜的价格涨幅在蔬菜品种中较为明显。此外,正如许多消费者切身感受的,毛豆、西红柿、小白菜、青菜等家常蔬菜品种的价格,也各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每天都到杨浦区仁德路菜场买菜的市民小刘向记者感慨:“这两天蚕豆6元一斤,半个月前还卖过10元一斤,比鱼肉都贵。”她说,土豆就要3.2元一斤,更别说毛豆、刀豆这些本来就价位偏高的蔬菜了,售价几乎没有低于5元一斤的。

  菜农,小赚一把

  菜贩,利润有增

  大白菜的价格怎么定?简单而言,无非是生产成本加上流通成本再加上利润。那么,从农民田间经过流通环节卖到市民菜篮里,这中间究竟是哪个环节,使今年“身价”倍增?

  追根溯源问到山东省苍山县。这是一个大白菜种植大县,每天进出江桥批发市场的三辆大白菜卡车里,就有两辆来自该县。44岁的苍山菜农老潘告诉记者,今年当地农民种大白菜在上海市场上小赚了一把。“去年,我们每斤大白菜的收购价是0.15元,而成本就要0.1元,小赚不亏就好。今年,虽然人力、农药等因素导致成本每斤涨了0.1元多,可每斤收购价0.4元至0.5元,按一亩1万斤产量算,每亩可赚1000多块钱。可要是价格还像去年,我们就要亏本了。”

  看来,生产成本略有提高,成为涨价因素之一。同样,位于崇明的上海健绿花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学德对记者说,今年崇明种植花菜的每亩成本为1300元,其中人工从去年的200元涨到了300元,农资从去年的150元涨到了200元。“但现在花菜能卖到每斤0.9元左右,去年价格是0.8元,以每亩产量3500斤计算,今年每亩地能比去年多赚200元。”

  此外,流通成本是否有变化,菜贩的利润是不是也有所增加?高思良说,每斤大白菜,他只赚了0.2元不到。“现在白菜收上来,不像以往装车就送,还要经过切根、包装、保鲜等一系列加工,然后再长途运输。而且还有些事先想不到的风险开支,比如前两天高温,我得赶紧将塑膜包装换透气袋,就花了好几千元钱。所以虽然菜价这么好,我一天卖24吨,也就只比去年多赚1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追踪菜价时发现,高思良等蔬菜运销商贩仅仅只是“一道”。从农田到菜摊,一般还需再经过“二道”的批发环节,当货源稀缺时甚至还需经过“三道”。17日晚,在杨浦区仁德路菜场卖菜的王阿姨,照例等来了她的“上一道”菜贩进货。她对记者说,菜贩一般会以高于其进价0.3元的价格卖给她们。以大白菜为例,菜贩子的进价如果是每斤0.9元,就会以1.2元卖给她,她再以1.6元出售,除去市场管理费,每斤能赚上0.3元。“最近菜价一直挺高,卖得也好,所以我们赚的钱都比以往多。”

  二月下旬,雨量历史同期最高

  本周开始,菜价可能不再走高

  “素菜不比荤菜,基本上是天天都要吃。虽说我们也吃得起,但你说,物以稀为贵,现在量又不少,这个价能不能降一些呢?”市民小刘问道。

  没有哪一种产品的利润是可以不顾市场供应量而随意设定的。只要供应量足,价格一旦过高,就势必流失消费者,这是经济学基本理论。而事实上,根据张根兴提供的数据,当下的上海郊菜(本地菜,与外地的客菜相对)供应量确实走低。2008年第一季度的郊菜供应量为10.42万吨,今年同期供应量为6.26万吨,下降了40%;而价格由去年的每100公斤111.38元上升到156.25元,上涨幅度约40%。这与销售量和价格成反比的定律相吻合。

  张根兴说:郊菜供应量低,和大家都意识到的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相关,也与上海前段时期的特殊天气紧密相连。

  天气的影响有多大?记者找到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介绍:今年2月降雨比往年异常偏多,从代表性的市区徐家汇地区数据看,月累计降雨量为133.8毫米,居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4位;尤其是2月14日以后连续半个多月阴雨,光照异常偏少,下旬的最大降雨量达到94.2毫米,比常年同期高出300%之多,下旬各气象站雨量均创出历史同期最高。

  比如西红柿的涨价,就主要是气候所致。由于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往年在4月中旬上市的西红柿今年推迟了数日上市,因此江桥批发市场16日当天批发价为每公斤2.7元至4.8元,约是去年同日价格的1.5倍。

  连续阴雨,缺乏光照,确实会给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那么为何上海“菜篮子”供应量能基本不受影响?

  “这要归功于全国大流通格局。”江桥批发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颂伟说,作为一级批发市场的江桥批发市场,近年来供应量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37万吨已迅速升至2008年的155万吨。“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市场历史上日交易量最高的一天,竟是出现在去年年初的冰雪灾害时期,就因为我们提前发布了上海市场供应量可能不足的信息。可想而知,现在的流通有多活!”

  也就是说,趁着上海郊菜供应量走低、价格上涨的机会,全国各地的蔬菜就连忙汇集于此,赶上了这趟好行情。“因为不少蔬菜都从北方运输过来,运销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尽管总的供应量并没有降低,但菜价仍然会保持一段时期的高价。等南方菜源源不断加盟后,等上海郊菜随近期气温回升、光照增多而旺盛出产后,菜价就将止涨回跌。”张根兴估计,蔬菜价格将从本周开始不再走高。

  价格预警,防止大起大落

  信息透明,避免生产失衡

  “蔬菜消费是个刚性消费,市民缺之不可,不会因为价格高而不吃;而且就近消费的特点突出,不会因为菜价提高就到异地购买,这就使得蔬菜消费有点‘垄断’性,一定时期的高价维持也就不足为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说。

  那么,有何途径可以提防并调控蔬菜定价?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泠一介绍:上海存在对于蔬菜价格的监控和预警机制,相关部门每天都关注菜价变化,并通过信息沟通等措施来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也就是说,现有菜价已经过价格平衡调控。“我个人认为,当出现灾害天气等突发情况时,还可以公开地实行价格预警,及时给菜农以指导。”

  在走访江桥批发市场时,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可以说是应对更积极并更早启动的创新之举———

  3名来自山西省寿阳县的大学生“村官”,居然每天在批发市场里“朝九晚五”地上班。做啥?调研。

  领队小江说,来沪半年,他们已向寿阳县委书记、农业局长、蔬菜中心主任各发回4份调研报告,如今报告中的建言均已在当地开始实践。例如,报告中提及:“据白菜生意经纪人张建青介绍,每年6月下旬到7月白菜有价无市,所以亟待发展此时段的新的货源基地。”而今,张建青在实地考察后已与当地确立合作关系,先试种白菜100亩,收成后销售渠道由他负责。

  小江说:“这样的包销,让农民心里踏实,而且能成为新的市场补充地,售价肯定比以前信息不灵通时的收购要好得多。”

  出人意料的是,为3名大学生“村官”提供生活费并包吃包住的,却是江桥批发市场。如此利于当地菜农的举措,费用为何由批发市场负担?“我们认为,这样一种创新的信息服务举措,是对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的三赢机制。”孙颂伟说,除了主动提供供求信息、引导农民种植农产品外,市场还邀请农科人员去当地指导,菜农自然受益;而市场则能更好地做到源头安全控制,供应量、交易量也有保障,菜贩的货源当然也一样有保障;至于对消费者而言,供求信息的透明化,能一定程度地避免生产段出现盲目失衡的现象,也就避免了幅度较大的价格波动。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