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市场预测 > 

盘活国储大豆,为豆企解围

2009-07-09

  “因为价格太低,大豆一直收不上来,只能停产待料。”7月8日,已经停产6个多月的黑龙省宏源油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在林无奈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作为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的68家大豆企业,眼下有一半以上面临“不得不停产”的困难局面。对此,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表示,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国家应当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一些长远规划,加大对大豆产业的引导与扶持”。

  加工企业将面临第二次停产

  “大多数大豆加工企业的大豆库存不到一个月,7月底将耗尽,加工企业将面临第二次停产。”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协会产业部部长王小语7月8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王小语介绍,今年三四月间,黑龙江省的68家企业已经面对过一次“停产困局”。眼下的困局,与三四月份的情况有所不同。当时企业停产的原因是受“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低价冲击”和“国家收储国内大豆抬高价格”双重作用。可是现在,农民手中的大豆已经“弹尽粮绝”,而国储大豆还没有意向抛售。

  据黑龙江粮食局统计显示,截至6月23日,该省政策性大豆已收购入库50.8亿公斤,占计划指标的91.86%,农民手中余豆仅为2.5亿公斤。

  受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调控的影响,黑龙江明达油脂公司的收购价格比一个月前提高了将近1毛钱,但收购的量却在大幅减少,库存也降到一个月以内,而正常的生产库存要保持在2个月。黑龙江明达油脂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得毅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现在每天收上来的豆子还不到200吨,而以前能收到600吨。”

  记者7月8日从采访的黑龙江几家大豆加工企业了解到,有些企业以前一天收购600多吨大豆,而现在一天收购不到200吨。张得毅表示,“我们目前的应对方法是提高采购价格,也考虑进口大豆。虽然这些办法加大成本压力,但总比企业关门好。”企业盼“国家豆”

  目前大豆企业面临的难题与“国家收储”有关。据记者了解,国家曾为了解决广大产区农户“卖豆难”的问题而加大收购大豆的计划。2008年至今,国家先后抛出总共725万吨大豆收储计划,其中150万吨是中央储备,575万吨是临时储备。

  由于大量的国产大豆流入国储库,导致国内大豆供应量紧缺。黑龙江粮食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国家收储的大豆属于‘国家豆’,这些 ‘国家豆’的去向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决定,我们做不了主。”记者随后致电中储粮,一位工作人员以“不太清楚”作答。对此,刘登高认为,不管是国储豆还是中储豆,面对加工企业停产,有关部门应该让它流通,让职工有活干。

  对于国家有关部委没有抛售国储大豆的问题,王小语认为是国家层面还要考虑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和话语权的问题。“国家收储是保护农民利益和定价权的有力行动,而且缓冲了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受到冲击的力度和受冲击的时间周期。最近芝加哥期货大跌,小麦、玉米跌得最厉害,但大豆没有跌,不能不说跟我国的收储有关。”王小语如是说。

  针对大豆加工企业面临的难题,王小语建议,国家控制抛储数量,同时加大收储力度,达到有效调控市场的效果。

  制定长远规划 加大扶持力度

  “东北大豆主产区的这种局面如果继续下去,国产大豆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就会断裂,后果会十分严重。”刘登高表示。

  “如果国产大豆产量萎缩,中国仅有的在非转基因大豆上的定价优势也将丧失。”王小语认为,“国家应当从战略角度出发,制定一些长远规划,加大对大豆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刘登高认为。 “国家托市收储的本意是想维护豆农利益,稳定市场,但在做法上对收购还是目标价格补贴规定不够明确,特别是没有注意调动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和大型民办加工企业的积极性与加工储存能力。结果事与愿违,把市场上的活豆变成仓库里的死豆,把本来属于国产大豆的500多万吨市场让给了洋大豆。”刘登高指出。

  对此,刘登高建议:“国家应尽快采取措施,一方面督促收储企业敞开收购,另一方面要发挥大豆加工企业的作用,把仓库中的死豆变为市场上的活豆,填补当前非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豆粕的市场空白。否则,不仅国产大豆的产销规律将被彻底打乱,产区内相关企业要继续蒙受损失,明年的大豆种植业也要受到严重影响。”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