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神农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神农进农户 农户变神农
热搜:
  • 牛肉
  • 仔猪
  • 蓝莓
  • 水蜜桃
当前位置:首页 > 神农资讯 > 行业快讯 > 

棉花收储政策酝酿调整

2013-08-26

  郑州以保护棉农利益同时兼顾保障市场供应为目的的棉花收储政策,在进行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已经是举步维艰。国储棉不仅让国家承担了巨大的财政压力,还导致大量进口棉花和进口棉纱涌入国内棉市,对中国纺织企业的打击无疑是雪上加霜。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主管部门正在考虑改变棉花储备方案,以降低储备棉造成的市场价格扭曲。

  业内人士认为,棉花临时收储原本是要稳定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保护和提高农民种棉收益与积极性、防止纺织企业原料采购与生产成本剧烈波动的政策,目前却陷入了让棉农收益不多、让国家背上财政包袱、让纺织企业难以生存的境地。

  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表明,2011年国储棉收购了313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47%。2012年国储棉收购了634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90%以上。除去国储棉已经抛售的部分,加上2011年以前的库存,当前国储棉库存超过了800万吨,占用国家资金1600亿元左右(每吨按20000元推算),每年国家要支付的资金利息、仓储费,以及要承担的国储棉高收低抛的损失,总计大概在300亿元左右。国储棉当前已经实实在在地让国家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近两年国内实施的棉花收储政策在避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滑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效支撑棉花价格稳定在相对高位,但政策性调控的局限性也较明显。例如,政策性收储的实惠没有完全落实到棉农身上,棉农种棉积极性仍旧不高。

  目前,中国棉花种植大部分仍是一家一户种植的生产模式,机械化程度很低,种植棉花比种植其他农作物费工费时,直接投入也比较大,随着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用工成本的大幅提升,农民种植棉花的实际收益是减少的。据相关机构调查,今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为6846万亩,十年来首次低于7000万亩的水平,山东、河北、湖北等地很多农民已经放弃了棉花种植。

  国家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大规模收储,再按较高的价格抛储,致使国内棉价维持在高位,并使得国内外棉市价差长期保持在4000—6000元/吨,这最终导致沿海地区服装企业青睐于进口棉纱。于丽娟说,中国棉花价格的高企,使得国内纺织企业面临巨大的原料成本压力,纺织业负重前行的日子仍将继续。

  此外,大规模收储使国家财政付出了高吸低抛的巨大政策性成本,储备库容面临巨大压力,虽然短期内挽救了相对脆弱的棉花生产,但也削弱了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一个月,改变棉花政策的说法越来越多,首先就是要对棉花库存动手脚,大部分库存都是较老的棉花,大部分纺织厂不愿使用。方正商品棉花分析师马军说:“国家收储部门目前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储存棉花。仓库都满了,没有地方存放棉花。”业内人士称,政府可能会直接给农民补贴,取代通过储存棉花给生产者的补贴。

  另外也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就棉花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各方对于实行棉花直补(直接补贴棉农)的政策方向基本达成共识。国家发改委已确定新疆作为试点区域,新疆正在制定具体的试点方案。

  截至目前,可以判断收储政策难以持续已经成为高层的共识,棉花政策的改变将在2014/2015年度,但具体实行何种政策目前还不能下结论,新疆试点棉花直补的可能性更大。

  此外,试点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新疆和其他地区政策的“双轨制”。如果新疆棉花直补,而其他地区收储,市场的套利行为将不可避免;如果新疆实行补贴,其他地区无收储无补贴,同样会引起制度公平性的问题,并且低价新疆棉将使得其他地区棉花种植更无利可图。

  棉花收储政策调整与完善是呼声很高的,但目前还没有最新的进展。如果推出直补,棉价仍然要下跌一截。直补政策推出意味着弱化收储,甚至不收储。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接轨,目前国际价格仍然比国内低3000元/吨。国内棉农损失部分,国家再进行补贴。

欢迎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