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奶源推婴幼儿奶粉恒天然来华
2013-09-25肉毒杆菌乌龙风波和反垄断调查之后,全球最大乳制品加工企业恒天然并未放缓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昨日,商报记者从恒天然中国方面获悉,恒天然不再满足原料粉供应商的身份,下半年将推出自有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产品,并计划2020年前在华建成30个牧场。
战略
奶源奶粉双箭齐发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配方奶粉奶源市场上,恒天然占据了七成的市场份额。对于恒天然来说,中国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最大的单一市场。
在恒天然最新发布的战略版图中,今年起,计划在华建设5~6个牧场群,共计30家牧场。“目标是实现2020年在中国实现10亿升的牛奶产量。”昨日,恒天然中国方面相关人士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恒天然此举的出发点,恒天然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打造牧场群旨在帮助其满足中国客户和消费者对高品质鲜奶的需求。
据介绍,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市场原奶供应量仅增长约2%,而需求量却增长了约6~8%。因此,恒天然将把握这个重要机会,扩大其在中国国内的奶源供应,并同时继续进口高品质乳品,来填补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供给缺口。
此前,恒天然在河北已有5家牧场。而就在本月10日,恒天然集团还宣布将在山西省应县建立其在中国的第二个牧场群,并将在华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据了解,恒天然应县牧场群将包括5个牧场,每个牧场养殖约3000头泌乳牛,新牧场群预计将于2014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在全部投入运营后,恒天然位于河北和山西的两大牧场群每年共计将生产高达3亿升的牛奶。”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恒天然大中华和印度区总裁魏柯文表示,恒天然的战略是在中国发展更加一体化的乳品业务,同时积极促进中国当地乳制品产业的成长与发展。
然而,令业界更为关注的是,恒天然似乎已不再满足于原料供应商的角色。据上述相关人士介绍,除了固有的原料供应业务,恒天然今年下半年还会加大消费品业务推广,包括推出安满婴儿奶粉,以丰富其“安”字辈的产品线。据悉,目前,恒天然终端产品主要包括:安佳常温奶、安怡中老年奶粉、安满孕妇奶粉。
这也显示出,恒天然加码中国市场的决心越发坚定。不过,对于未来规划的具体细节,恒天然中国方面昨日并未透露。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乳业研究员宋亮表示,归根到底,在面对中国这么大一个消费市场,恒天然公司想从各个环节中分得一杯羹。“此外,婴幼儿奶粉特别是进口婴幼儿奶粉巨大的毛利率也是恒天然将终端产品延伸至此的重要原因。”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介绍,打个比方,进口婴幼儿奶粉出厂价格在120元,而经过各级销售渠道进入到终端市场之后,价格就可能卖至400元,其毛利率高达60%~70%。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恒天然目前的举措或是在向中国市场示好。自上月初以来,中国禁止进口恒天然生产的乳清蛋白,以及以恒天然乳清粉蛋白为原料的澳大利亚生产的乳清粉、基粉。不断加码中国市场意味着即便出现类似的进口禁令,恒天然也不存在进口的情况。
影响
国产奶粉 或暂不受太大冲击
恒天然此前是主要经营上游养殖和加工的初级加工商,但在中国加码布局自己的奶源,并向下游延伸,做自己的产品,这对依赖进口原料的中国乳业格局会否带来影响?
对此,蒙牛、多美滋等方面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暂不发表任何意见”。
“恒天然公司华丽转型为奶粉加工商、品牌商,作为一个新入行的竞争者(恒天然此前曾进入国内市场,因当时国产奶粉占据绝对优势,而选择退出中国市场),短期内还不至于撼动目前国内奶粉的行业格局。”宋亮认为,以多美滋、美赞臣等为主的洋奶粉仍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这得益于洋奶粉多年以来精心打造经营的品牌优势。
不过,对于恒天然欲打造婴幼儿奶粉之举,宋亮表示,“国产奶粉品牌企业所受冲击亦不会太大。本土品牌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恒天然,而是消费者信心的重建。”宋亮说,目前看来,尽管奶粉市场仍由洋奶粉控制话语权,国产奶粉企业仍有自己生存经营的空间。
然而,业界更关心的是作为国内乳企最大的原料供应商,未来如果出现奶源紧缺,恒天然是否会先满足自身需求再考虑其他企业?宋亮表示,这要取决于恒天然牧场建设的具体情况。
劳兵坦言,“国内乳企当前最该做的是让消费者恢复信心,这就要完善生产工艺,做好质量管理、引进先进的质量检测体系。”劳兵还表示,国内乳业要收复信心,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执法,以及严格的行业管控规则。“与其宣传产品,还不如将费用花到质量安全监测的公开化上,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乳业。”劳兵说。
国内奶源 争夺加剧
在业界看来,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奶源的地位不断受到关注。劳兵更是直言,“如今,国内的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了奶源为王的时代。”对中国企业来说,未来企业间的差异化竞争就体现在奶源上。而恒天然的这一举动,也将推动中国企业在奶源上面的拓展。
继蒙牛乳业及光明乳业(600597,股吧)接连的收购行为后,近日,伊利股份(600887,股吧)表示,斥资约3.1亿人民币投资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辉山乳业。有分析指出,此次交易背后,伊利看重的是辉山乳业背后原料奶供应。
亦有媒体报道称,蒙牛正在规划投入建设自有牧场,提高自有乳源供给。据了解,截至2012年已自建牧场12座,蒙牛参股牧场26座,奶牛存栏11万头。
业界表示,随着差异化的减少,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不会体现在产品、渠道上,而在于奶源,控制的奶源多就意味着竞争更具备优势。
日前,国家工信部已确定国产婴幼儿奶粉重点扶持名单,并将投入300亿元扶持5家入围乳企对抗外资品牌。商报记者此前曾了解到,扶持的条件一方面要求入选的企业是民族品牌;另一方面,必须是全产业链企业,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建牧场自控奶源,以及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
劳兵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说,此前让国内乳业跌落谷底的症结就是奶源不可控,工信部重点扶持具有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向整个行业释放了重视奶源建设的积极信号。“当然,恒天然的进入,也给国内乳企释放了一个信息:市场是靠竞争出来的。”劳兵说。
宋亮分析,中国奶源的小农经济在向规模化转型,恒天然在中国布局奶源计划,正是看到了中国奶源短板的问题,而且在短时间内还难解决。宋亮还表示,可见谁掌握奶源越多,谁在今后的竞争中就掌握话语权,谁就是王者。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虽然中国企业可以依赖进口原料生产,但在未来,国内消费者不光是要在需求上得到最基本的满足,对品质更会有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本土拥有奶源,这是进口所替代不了的。”
分析
恒天然进军奶粉
渠道或成短板
“尽管恒天然试图通过在终端市场推婴幼儿奶粉新品,欲与其他外资及国产奶粉品牌竞争,但未来也将面临许多新的考验。”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表示,渠道或成为恒天然进军婴幼儿奶粉市场一大短板。
来自AC尼尔森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2年中国销售婴幼儿奶粉的385.18亿元中,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洋奶粉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11%和7.7%。
据了解,去年,恒天然成人奶粉正式进入重庆各大超市售卖。昨日,商报记者从永辉超市(601933,股吧)方面获悉,目前,仅超市内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牢牢地被多美滋、美赞臣等所占据,恒天然成人奶粉占比也未超过百分之十的份额。
此外,从市场的反应可以看出,国内消费者对于原汁原味的洋奶粉更信任,当恒天然的乳源出自中国之后,消费者是否还会买单?对此,虽然恒天然中国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牧场里奶牛的健康程度和牛奶品质,是可以和新西兰媲美的,甚至产量更高。不过业界认为一切还需待市场检验。